• 企业介绍 企业理念 企业论坛
      关于我们 > 企业论坛 > 文章正文 < 返回首页

        刘东华:尊敬的各位贵宾,各位领导,亲爱的各位来自正和岛的岛亲,各位朋友上午好!


            在座的确实有很多老朋友,说到平时在这种场合都比较自信,特别放得开,但是今天我觉得在这儿其实有点不自信,就像刚才两位领导说的,今天在座的有很多国学的大家,像王守常王院长。这么多年来我更多的就是追随自己的内心,有特别朴素的观察感悟,而且我觉得可能还是一种无知之言,按照自己觉得对的东西大声疾呼。


            今天这个题目是去年在沈阳的一次活动我见到于雷,他说在搞这么一个项目,怎么推动中华传统文化企业应用。我说这个好,很多年前我就提出一个题目,中华传统文化能否支撑世界级企业,我搞了一个论坛,像杜维明老先生参加了,当时像王石坚决否定,因为他觉得万科用的根本不是传统文化,而是西方的东西。我当时就说日本、韩国,乃至于我们的台湾,那么多世界级企业,全是在中国或者东方,在这种基因的支撑之下起来的,为什么你觉得在中国大陆就不可能呢?我是不服气的,现在看来这个不服气还是有道理的。


            当然这个主题,最近尤其去年以来,我也学习提出一个比较尖锐的问题,2000多年,孔子有几个好学生。在座的尤其正和岛的岛亲,在座的很多人在学习良知,我们学习的过程中知道,至诚如神。但是为什么我们这个基因是一个诚字?而我们的社会充斥着另外一个字,是伪。古圣先贤倡导最重要的一个字就是诚,一个信,而现在大家最憎恶而又无处不在的就是一个伪。为什么?我觉得是大家没有理解道。还有一个原因,孔子有很多学生,历代的皇帝有几个好学生,我们现在的民营企业家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撑起了中国的经济,我一直认为我们民营企业家是这个时代的时代英雄,但有的时候我问一些企业家,你知道你的问题吗?你知道你的企业不可持续的根本原因吗?因为你想让大家做的很多事情,你内心、你坚定的认为要去做的事,我是例外。你要求大家做的,你自己是例外,就像历代皇帝一样。历代皇帝讲的全是古圣先贤,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都是你们要、你们要、你们要,我是例外。你是例外,你凭什么让人家要?最不舒服的事让别人去做,最舒服的事全留给自己。


            有一句话大家知道吗?说企业管理者以身作则不是管理的重要原则,而是唯一原则。以身作则,我们要求大家做的,我们先要去做。当然我们也不能把自己当做圣人,老朋友会说东华做正和岛了,为企业家做事情,不管他干什么我们跟着走,这是老朋友。新朋友看到五戒六规,五戒是价值观,六规是行为规范,好像条条是冲着自己的内心、冲着自己的言行说的,是自己虽然做不到,但是心向往之,很多朋友是因为这个的。但是这五戒六规也有一些说法,有的朋友说,那简直圣人都很难做到,要求太高了。另外一些朋友说,这五戒六规不就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无诚信的交往、无底线的商业、无尊严的人格、无原则的行善、无良知的享乐,这不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基本守则和底线吗?但是,神仙都做不到百分之百。


            关键是我们倡导的,我们是不是真信了,我们是不是真努力,真去做了,而不是我认为对的,我在那讲着,我是例外,大家去做。清末的中国为什么落后就要挨打?不就是你提倡的那些对的东西都变成了假大空,从天上掉到地上,任人践踏,没有强有力的工具理性去支撑,没有大家的实践去证明。


            所以为什么去年于雷一跟我说,我就说这个好,现在中国社会乃至于企业界都在那么热情地学习国学,我觉得特别高兴。因为我原来说过很难听的话,我说自己无能归咎于祖宗,说老祖宗错了,老祖宗让我们倒霉,自己无能、无知、无耻归咎于祖宗,而且归咎于伟大的祖宗。


            现在自信了,学习借鉴西方的工具理性,做强做大。自信之后发现我们的老祖宗很了不起。我有个朋友,也是个企业家,后来醉心于中国的文字和中国的传统文化,他跟我说,东华,我们应该重新出土儒家文化,现在孔子儒家文化被涂抹得根本都认不清了,怎么诚就变成了伪了?


            孙主任说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认为至少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大家想一想我党什么时候把传统文化看得那么重?而且姓马和姓孔必然融合,总书记说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源于什么?首先是伟大的中国传统文化,但是,我们学,我就特别担心,几百个皇帝,没有几个好学生,我们今天学,我们能不能成为好学生呢?我们能不能、我们会不会也像那些说你们要怎么样,我是例外,让大家信的,自己并不信,让大家做的,自己并不做,凭什么?


            所以,正和岛现在正在打造一个21世纪良知企业工程,只有良知企业才能生存,只有良知企业家才能赢得尊敬。只有良知企业才能生存?是不是说得有点太危言耸听了?老朋友都知道,我专职为企业家工作25年,所以我头上有一个头衔,说刘东华在中国是企业家真朋友最多的人,当然我做了一句注脚,我说我是离企业家的心最近的人,而且我比较狠,谁把心弄丢了,我要帮助他把心找回来。我说普通人把心弄丢了那叫行尸走肉,企业家把心弄丢了,那叫豪华的行尸走肉,你还不如用麻袋一裹来得自在,行尸走肉还那么豪华干吗呢?为企业家服务那么多年,大家都知道,改革开放初期,万元户、百万元户很多人创业,没有想到发财,但是更没想到的是死得那么快。大家想想改革开放初期起来的那些企业,今天还有多少在?为什么成活率那么低?我自己的分析,是因为他们也没有想到发财的路,只要弯下腰,干什么都能发财,中国什么都稀缺,更不用说权钱交易。我说大家根本就没有想到你的财富增长迅速地远远地超过的你的能力、你的素质的增长,你不配、你驾驭不住。那个财富就跟老虎一样,如果你有道,叫道高龙虎伏,很多人都是这么被吃掉了。因为你没有能力、没有境界,钱可以让你作很多孽。


            我的一个好朋友吴晓波说一句话我觉得好,他说钱让浅薄者更浅薄,让深刻者更深刻。如果你没有那个造化,天上掉下来一块金砖,弄不好就砸死了。所以说我们要研究中国企业怎么能够建立可持续的竞争力。


            最近几年我说得比较多的,我说我们要重新定义企业的意义,做企业是为什么?很多年前我就说企业是一个生命体,它不亚于创业者的儿子,不亚于他的子女,你不能单纯的把它当做一个盈利的工具和手段,你那样不尊重它。而且这个生命体是很多人的梦想一起来支撑、一起来造就的,你不能不对它心存敬畏。

        所以,我们说打造21世纪良知企业工程,首先得明白什么叫良知企业,为什么不是良知企业就没法生存呢?像刚才我说的改革开放初期呈现的情况,今天也是,为什么死?一般的能力、一般的术只是一个表面的次要的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在座的很多朋友都是在学习稻盛先生的哲学,稻盛先生怎么说的?他做人和做企业都是一个原则,他做企业在面对棘手的判断和选择时,只有一个根本尺度叫做为人何为正确,我原来不知道,我在十年前提出来的八个字和稻盛先生差不多是一个意思,我说要先问是非,再问成败。人类已经进化了几千年,我们不能永远是成者王侯败者寇,我们不能永远是那个规则,道德的解释是成功者,那个历史是成功者,我们不是老是这样。


            所以稻盛先生创造两个全球500强,已将近80高龄,把亏损严重、濒临破产的日航一年扭转乾坤,为什么?永远把做人何为正确作为一切判断的准绳。所以我提出来,21世纪新商业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应该是先问是非,再问成败。当然,企业家必须对结果负责,所以问清是非必问成败,因为不问成败必然失败。我们问清是非,我们先问是非,不是不问成败,恰恰是为了对更大、更长远、更能惠及天下的那个成功负责。


            所以,良知企业第一条就是为什么?企业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作为一个创业者、作为一个企业家为何而战?让良知之心成为企业的灵魂,这应该是良知企业的第一条,就是良知作为企业的立意之本。第二个是良能,这个良能就像我们的种子岛,种子岛里面埋的种子,不只是一个物理的种子,物质的种子,我对种子也有八个字,我说种子携带的是什么呢?种子携带的是基因能量,这个能量有多可怕、多伟大呢?洪荒之力。孟子说的,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就是种子的能量。技术的、管理的、市场的等等,这都是量能,没有这个量能,你的价值理性照样有可能变成假大空掉在地上。


            第三个是良品,企业说一千道一万,要通过你的产品和服务造福于消费者、造福于这个社会、造福于这个世界。良品,大家都知道一句话,说产品即人品,有什么心眼就会有什么样的产品服务。所以,有良知、良能用什么来体现呢?必须用良品来体现,没有良品可能都是说说而已。但是你到底到哪呢?知行合一,你知道哪了,还得通过行来呈现。不然的话,有的时候真的分不清君子还是伪君子,是雄心还是忽悠。


            第四个是良果,哪怕你把企业单纯的理解为慈善事业、公益事业,大家想想,我够善良吧?对不起,你违反了市场规律,违反了企业的逻辑,好人死在半路上的多了,必须对好的结果负责。用良知、良能武装起来的企业,必须有了不起的良果。


            第五个是良态,即良性生态。天道无亲,诚与善也。得道多助,你现在都是为别人着想。正和岛的五戒,其中第四戒叫无选择地行善。做好事不能没有原则,不讲原则、不论对象,佛教有句话,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为什么呢?因为你不讲原则、不分对错,对方就是骗子,利用你的善心,你就大发慈悲,成就他的骗局。所以做好事必须讲原则,无原则的给予叫小善积大恶。在家里对孩子溺爱也是大恶,你把孩子给糟践了。所以,我们的一切努力,良知、良能、良品、良果,然后还要跟我们的员工走出企业,跟我们的消费者、跟我们的社区、跟我们的社会、跟这个伟大的民族、跟整个人类天地万物一体。

        习主席说从中国梦到“一带一路”到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以真正的良知企业就是以良知为灵魂,以创新为驱动的一个共享型企业。我去年在贵阳企业家良知论坛上提出一个概念,我说企业家要成为这个社会财富的受托人,越大的企业家越是值得各方面给予大的托付,值得员工托付,值得消费者托付,值得社会托付,值得子孙托付。因为你有本事,而且这个本事被你的德行、被你的境界所支配,所以你值得托付。


            当企业家成为了不起的受托人的时候,这个世界最大的对立,穷富对立就变成一个人了,是我们委托他们替我们管理资源、管理财富,对大家负责的。所以,21世纪的良知企业应该是以良知为灵魂,以创新为驱动的共享型组织。


            有了这样的目标和追求,这个世界上良知企业越多,良知企业家越多,这个世界就越安全、越美好、越可持续。若干年前,我说人类之所以变得越来越危险,不是因为人类没有做对的事情,而是做不对的事情太多了。我说人类号航班疯狂地在飞向一场空难,我们应该让人类号航班找到良知的方向,知道飞到哪才是安全的,路径也是清晰的。


            所以,通过我们伟大的老祖宗给我们指明了一条究竟之路,天理即良知,那条究竟之路就在我们的内心。所以,稻盛先生说,做为人何为正确,不明白的时候,回到这个家一问就明白了。你的心就定了,然后在这个基础上长了本事、长了智慧,让我们无往而不胜。谢谢大家!


        返回顶部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慧忠北里222号楼204-1-1
      电话:010-84992992
      Copyright © 2018 华道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505972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