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介绍 企业理念 企业论坛
      关于我们 > 企业论坛 > 文章正文 < 返回首页
         茅忠群: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各位同道,时间也是比较紧张,接下来我比较概要的讲述一下,给大家分享一下方太将近十年来在传统文化运用方面的一些想法。


            方太走过21个年头,我经常总结,取得了两点小成绩:


            第一点就是打造了一个家电行业中国人第一个自己的高端品牌,目前我们要胜过我们的同行洋品牌。


            第二点成绩,2008年开始导入传统文化,应该说积累了一些经验。因为我也有一个梦想,要探索出一套中国特色、中西合璧的管理思想和模式,而且也便于今后向所有其它的企业去推广。这是我的一个梦想,这其实是我最重要的事情。


        刚才说到中国特色、中西合璧的关系思想,我们今天的论坛是清华大学搞的,有很多的老师,你敢说管理思想的模式就要有一些核心的总纲,而且这个总纲又不同于我们过去学的西方管理,在这么多年当中,我总结了五条,我们简单看一下总结了五条。其实还有很多,但是我想也不能放太多,把其中最重要的五条,有中国特色的跟西方管理理念不一样的看一下。


            第一,中西合璧。具体讲就是中学明道、西学优术、中西合璧、以道御术。有外国的朋友在这里,说这句话不是说西方没有道,我们说道不分东西,不分南北,都有。


            为什么中学明道呢?因为我们这里首先是根据中国人,中国的企业开发的。作为中国人,我们血液里面、基因里面都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所以我们最方便的就是通过自己的传统文化去悟道、明道。其实就是这个意思。


         西学优术呢?就是西方管理,我们知道百年来,从泰勒管理开始,确实发明了一系列的方法、制度、流程、体系、工具,其实很好用,方太在导入传统文化之前我们一直是在不断学习西方管理,包括我们从2001年开始导入全面卓越绩效模式,也在2011年获得了全国质量奖,这个都是西方的管理。所以这些西方的管理确实非常好,我们一定要用。这叫西学优术。


            中西合璧呢?前面两句表达了一个我们用中国传统文化来充实我们的企业的核心的理念,具体的管理上都是西方的管理,这样会不会形成两张皮,形成一些隔阂?不能融会贯通?融合成一个整体所以我们要把它融合成一个整体,就像前面讲,不是2,是1。一定要变成1,不能说两个东西是割裂的,割裂的肯定不行,所以叫中西合璧。


        融为一个整体的方法是什么?就是以道御术,用我们传统文化的道或者企业的核心理念来灵活的运用西方的管理。


            所以这是第一个总纲。


            第二个,我们在管理里面离不开一个词叫领导力,西方关于领导力的书特别多,我自己书架上曾经数过,超过50本,以前特别喜欢买书,最近书买得少了,最近部分时间都在看传统文化的书;真正看得不多,我发现我看了以后,企业里面也引进了一些培训课程,像情境领导等等,都引进过。但是我后来发现我没学会,好像我还是我,这些方法、技巧学不会。学传统文化的时候特别关心传统文化当中到底给我们领导力的提升有什么样的启示,最后我发现,原来是品德领导。传统文化只要你关注一点,提升自己的品德,提升自己的心性,这样你的领导力就提升了。就很聚焦,这样我很有信心,只要你学一个就行了。


         《论语》里面这方面都有很多的论述,像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而所而众星拱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字面意思非常容易理解。这是关于领导力的一个总纲。


            第三个,管理,企业管理还要回到管理,我怎么管?很多人,包括我学了MBA的课程以后有一个误解,我开始也有误解,以为西方的管理就是制度管理,流程管理后来学习传统文化过程当中发现不对,管理要有效。《论语》讲“导之以德,齐之以礼。”要两手抓才有效。西方管理在西方的企业也挺有效,既然挺有效一定也是两手指抓住的,我们为什么课堂上学到的只有一手呢?只有告诉我们是制度化管理呢?另外一手是什么?是西方人的信仰,价值观。西方人的信仰不需要企业做,它是社会做的,是西方的宗教信仰。好比美国据说有80-90%是信教的,出生就在宗教的环境里,形成了宗教信仰、价值观,企业家不用花这个力气。但是我们不一样,我们由于种种原因,中国人信仰、价值观方面现在是一个空白的时期。怎么办?你如果用西方的制度,原原本本拿过来,对不起,效果就完全不一样。所以我们也要两手,另外一手是什么?当然还是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所以叫导之以德,齐之以礼。礼是什么?礼制,不仅仅是礼貌,利益,还有制度。整个的企业的规章制度可以算作礼的范畴。齐之当然完整的讲,儒家不止这两手,他还说“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当然主要是第一句话,熟悉论语的朋友就会知道,这两句话是倒过来的,我故意倒过来的。因为第一句话是儒家的核心,第二句话是儒家管理的辅助。政令,政是政令,政策、刑是刑法。儒家也是强调刑法。孔子就做过鲁国的大司寇,大司寇就是鲁国的最高法官,而且在他上任的第一周就杀了一个鼎鼎有名的人物叫少正卯,因为他妖言惑众,把他给杀了。不是儒家不讲刑罚,也是讲的。完整的儒家管理就是四个字,德、礼、政、刑。以德跟礼为主,以政和刑为辅。是这样的。


            第四,回到经营,企业要经营,要生存,要赚利润。经营怎么做,经营之道是什么?仁道经营,就是前面讲的“修己以安人”,我们怎么做企业呢?企业家把自己修炼好,把员工安顿好,把顾客安顿好,刚才讲Uber,他没有把员工安顿好,他被赶走了吧?那就没把员工安顿好,我们要把员工、客户都安顿好,还有其它相关方,都要安顿好,就是这样。安顿好的前提是自己先要把自己安顿好,自己先要修好。自己的心都没安顿好,凭什么安别人的心?这是修己以安人。加入我们的产品和服务让顾客获得10分乃至12分的安心,我们的经营还会发愁吗?我平时不太看财务报表的,有一天发过来我就删掉了,要不就直接存到文件箱里去了,不太看。一个是我知道有人在看,不需要我看。第二,我知道我们该做的事情都做了,财务报表一定差不了,我坚信这个。


            这是仁道经营。


            第五条是什么呢?第五条就是从前四条来的,因为第一阶段总结了四条,但是这四条我突然发现,前面四条中国特色的管理思想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对领导人的要求比西方管理要高,高在哪里?高在品德上,高在自己的修行上。西方只要不违法,讲基本的诚信就可以了。但是我们前面四条都是要品格领导,要修己以安人等等,都对自己有很高的领导,所以加第五条,领导人首先要修炼。那是中国文化最大的强项,太多了,《论语》里面告诉我们,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大学》告诉我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王阳明也有自己的心法,都是自己的修炼的方法。这是五个总纲,先快速过一遍。


            2014年我又思考了个管理问题,究竟什么样的企业称得上伟大的企业,为什么2014年思考呢,因为我学传统文化10年,我是2004年开始学的,我跟清华也有渊源,我第一个国学班在清华上的,第二个是在北大上的,两个班上完我就开始在公司里面搞实验了。我学了十年传统文化,以前经常听人家说某某某是伟大的企业,我觉得什么是伟大的企业?西方把企业就看成一个经济组织,所以西方认为做企业的目的就是股东利益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我们传统文化认为企业不但是经济组织,还是社会组织。作为经济组织要满足并创造部分的需求,作为社会组织呢?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还要导人向善,这个以前可能没听过。这是我觉得是我的一个很大的感悟。我进一步总结了伟大企业四个特征,要满足这四个特征才称得上伟大的企业,哪四个特征呢?就是顾客得安心,员工要得幸福,社会要得正气,经营要可持续。


            简单把最核心的理念过一遍,然后就讲,这样的思想怎么落到企业,我以方太为例,其实总的就分两步:

         

            第一步,把前面浓缩的思想融入到企业的核心理念当中。比如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这个是把内容进行了丰富、充实。
            使命,让家的感觉更好。分两个层面:


            一个层面就是通过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打造一种健康的、环保的、有品位的、有文化的生活方式,让千万家庭享受更加幸福、安心的生活。


            第二个层面,员工层面就是要成就全体方太人物质跟精神两方面的幸福,让方太的大家庭更加美好。这个一个是用户的家,一个是方太这个大家庭。再细分就是每一个员工的小家庭,因为这个我体会很深,所有的员工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大部分的家庭都变得更和谐,这个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愿景,成为一家伟大的企业。把我2014年思考的成果直接在2014年员工大会上宣布,方太未来要成为一家伟大的企业。四个特征做了一个方太化的稍微的变化,叫五星品牌新典范,这是对顾客而言。员工之家新典范,对员工而言。社会责任新典范,对社会而言。卓越经营新典范,对经营而言。这是变成这四个。


            第三个是核心价值观,人品、企品、产品三品合一,前面讲仁义礼智信,廉、耻、情、友、言,作为我们人品的要求,这个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内容都填进去了,充实进去了。

        也是考虑到经常有人来参观的时候问,你们方太文化能不能用一句话告诉我,我们员工说不出来,我们要说使命、愿景,要说很多,所以我们后来又搞了一句话,整合成一句话,以顾客为中心,以员工为根本,快乐学习,快乐奋斗,促进人类社会的真善美。这是前面第一步完成的。


            后面是第二步,这样的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怎么把它执行好,把它实践好,把它落到底。我用我们前一阶段用了很简单的工具,我一开始就想能够方便推广,所以总结叫“两要五法”。两要就是以顾客为中心,以员工为根本。五法就是教育驯化、关爱感化,礼制度固化,专业强化,领导垂范。


            以顾客为中心,这前面基本上上一个环节已经讲过了,让顾客安心,打造无与伦比的顾客体验,让客户动心,放心、省心、舒心,以顾客为中心我们里面其实核心打造三大文化,创新文化、品质文化、儒家文化。这三者什么关系呢?我用一个汽车来做比方,创新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因为没有创新企业就不会发展,他是汽车的驱动后轮。品质文化是什么呢?品质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保障。因为很多很大的企业因为一个致命的品质问题可能一夜破产,这个案例非常多,我就不举了。品质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保障,所以他是汽车的前轮,方向轮。大家知道如果一辆汽车100多码在高速公路上跑,前轮爆胎很危险,因为方向容易打偏。


            这两个文化的源泉,汽车光有四个轮子不会跑啊,还要有汽油、发动机,电动车还要有电池,电动机。这个源泉是什么?这个源泉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儒家文化。这个前面创新讲过了,品质也一样。你想要做好品质,没有仁爱之心也很难把品质真正做好。


            油烟机的例子已经刚才讲过了,我加快速度不讲了。


           (见PPT)就这个产品,2013年上市到今天还在畅销榜的冠军。


           (见PPT)2014年推出了带蝶翼环吸板的。


            就在三天前我们又发布了今年的新产品,今年的新产品是什么?就是这块蝶翼环吸板这个板是不会动的,三天前发布的这款产品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我在发言的时候用了一句话,方太最牛的智能油烟机。到什么程度呢?就是你从头到尾都不需要去操作油烟机,你设置好了以后永远不要操作了,从打开灶具开始操作它就自动操作,本来这个板是合在一起的,完全是合在里面的,然后就自动下降,开始工作。在你炒菜的过程当中有时候烟大有的时候小,这个板可以自动调整到最合适的状态,根据你油烟的大小自动一会儿升一会儿降,很好玩儿。最后菜做完了,灶具一关,它抽几分钟就回到原位。这个我把它叫做一个是自动的,一个是全程无人驾驶的油烟机,首先推向市场。我们也是开发了很长时间。

        水槽洗碗机就是这一款,叫三合一的水槽洗碗机,全球首创的。一个是水槽、一个洗碗、还有可以洗蔬菜、水果,可以去掉90%的农药残留。这个产品上市两年,我们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因为我们原来没做这个东西,产能准备不充分,没想到市场那么火爆。就在7月份,我们超过了人家卖了20年的品牌,在中国市场已经卖了20年洗碗机的国际品牌,我们市场占有率到了第一名,而且价格是比他卖得贵,不是靠便宜取胜的。因为它解决了西方洗碗机的五大痛点,因为时间关系我不展开了。这个产品一上来就几乎囊括了所有的大奖,工业设计的大奖都囊括了。


            总结一下,以顾客为中心,就是为什么说源泉是仁爱之心,是良知?因为离开良知,创新有可能走上危害社会的歪路。好比现在人工智能,其实也有很大的风险,就看我们是善用还是恶用,就像一柄宝剑,你拿在坏人的手上可能就恶用,拿在大侠的手上可能就善用。这个还是技术本身是中性的,但是看我们人类怎么用。


            但是离开良知,品质也难以得到真正的敬畏,我觉得这两句话说明了创新也好、品质也好,哪怕所有的一切跟传统文化的关系。因为创新不仅仅是产品上,还有管理创新、品牌创新、营销创新,企业里面一切所有的创新都跟这个有关,道理都是一致的。


            两要的第二个就是以员工为根本,让员工幸福。这个在中国企业里面还是做的不太好的。为什么?刚才讲到狼性,中国企业更讲狼性,这个也是我们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因为其它行业我不太清楚,有的企业员工压力非常大,非常不幸福,有的甚至离婚率很高,明显偏高,这是一个问题。作为企业,一定要有担当,有社会责任的担当。所以我们不但企业要做好,同时要让员工幸福。怎么做?那首先什么样的员工叫幸福呢?我有一个定义,一个是物质、精神、双丰收,职业生命双成长,不能光给精神食粮,物质上不给也不行,因为人分各种境界,不可能说把所有的人培养成圣人,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承认马斯洛需求层次也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精神双丰收,事业生命双成长,做到这样,我们很容易得到幸福。


           具体的讲,其实也不难,就是企业营造环境,员工追求幸福。这是中国五千年以来的一个幸福观,就是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幸福,这个跟西方也有一些差别。刚才讲到欧洲,欧洲我个人认为有问题就是因为这种民族选举制导致他的这种高福利越来越高,越来越高,把人就养懒了。因为工作跟不工作差异不大,收入的差异不大,这个其实方向是不对的。所以我们几千年的传统,一直强调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自己的幸福。我们说福自己求嘛,靠自己的双手。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这个我们永远不能改变。将来我们经济特别发达了也不能改变,这条永远不能改变。


            我们对员工提出了六个字,叫修身心,尽本分。怎么修身心,我们主要有以《大学》为蓝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这其实你如果看《大学》的原文看起来有点伤脑筋的,我把原文去掉了,以后有机会再讲。把它浓缩得很简单,提炼得很简单,修身心,尽本分,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做企业,我们要把自己当做就是在治国,因为治国不可能只是总书记一个人治,所有的人都在参与治国,我们做企业作用更是很大的,所以我们不要小看自己,我们加入有一千个员工,我们就起码影响一千个家庭,我们影响我们所有的合作伙伴,影响我们所有的顾客,方太今年开始我们已经开始在考虑如何影响我们每年几百万的消费者,我们的用户,把传统文化送到用户那里。这是一个更大的课题,员工也就一万多人,但是顾客,我们的用户每年几百万,你怎么影响?所以也是未来很大的课题。


            总之,叫修身心,尽本分,快乐学习,快乐奋斗。为什么是这两句呢?这两句其实就是我们通常讲的一个是性命双修,或者叫福慧双修,唯有如此,我们全体员工能够实现圆满幸福的人生。这个我们有很多的历练,甚至我写的文章都会给员工学习。


            刚才是两要,五法是什么呢?五法是教育熏化、关爱感化、礼制固化、专业强化、领导垂范。


            教育这里面一个是在关爱上,我们也是花了很多功夫,在教育上比如伦理道德的教育,因果的教育,等等等等。今年我们发展到“五个一”,就把所有的教育不能停在教上,不能停在知上,一定要做,我的体会就是中国的文化一定要去做,做了以后就有收获,不做就没有收获。我们讲中西文化的区别,中国文化叫实践理性,西方文化叫逻辑理性。逻辑上我明白了,我听明白了就好,中国文化听明白没用,一定在实践当中,做的过程当中才会真正明白。我们那“五个一”呢,今年我发现效果特别好,第一个一是立一个志,我们全体员工,一万多员工要立一个志。第二,读一本经,读一本经典。是我们公司每天早上拿出上班时间15分钟给全体员工读经典,这个已经坚持8年了,很多员工对经典都很熟,都可以脱口而出,贵在坚持,每天15分钟,×8年,就算周末除掉,300天×8×15分钟,其实他们已经读了很多了。这个读经典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效果慢慢会显现出来。第三个一是改一个过,我们要求员工每个季度改一个过。第四个一是行一次孝,做一次让父母感动的事情。第五个一是日行一善。所以这“五个一”一开展,仿佛已经找到了传统文化快速落地的抓手。


            我今年专门花了一些时间调查全国各地的,总部好落地,在眼皮底下,全国各地70多办事处什么情况?我发现推行“五个一”效果还不错,所有员工的“五个一”要上墙,接受大家的监督,都很踊跃做,效果还是很好,大家可以试一下。

        实施的效果,简单过一下。首先我们学了传统文化不会犯很多错误,最基本的前四年我们统计的结果是每年下降50%。当然良善行为越来越多了,不用说了。敬业、乐业,这个方面员工的敬业度,我们是请国际上最权威的翰威特调查的,每年调查,有时候一年调查一次,有时候两年调查一次。我们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只有50分左右,现在基本上可以保持在80以上。去年被评为翰威特的最佳雇主的学习践行奖,这是他同时敬业度大大的提升。


            再一个,顾客的口碑越来越好,顾客的口碑,对品牌的口碑。比如我们现在大家很少人写信了,我也不知道多少年没写了,我们去年一年收到用户的表扬信还有近期的是649件,用户写给我们的表扬信。我看过每一封表扬信里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我们的服务人员上门的时候,当然是优秀的,做得好的,不仅仅把任务完成,还会想方设法为用户做一些事情,让用户很感动。


        社会效益,我们到去年为止,我们累计纳税50亿,去年一年将近10个亿。所以我经常跟人家讲,我说我纳税是多多益善,我自己的心态真的是这样,我觉得纳税越多越好,因为我们学传统文化都知道,你想得到得先舍出去,舍出去它就回来了嘛,税交100个亿,利润能少于100亿吗?所以我就想,税要交得多,最好每年30%以上的增长,企业发展肯定快,交税要多,不要藏。这是我给大家的建议。去年我们只有80亿的销售收入,税是10个亿,什么概念?十几个点,还是挺高的,但是我很高兴交出去。交出去以后,今年上半年利润又翻了一翻,出去越多回来越快,这就是传统文化的秘密,这个世界的秘密在这里。你老舍不得出去,你就也不会回来。整个经营结果确实是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今年过百亿没有问题,因为今年上半年增长超过30%,因为在这么个体量下增长还是比较快的。


            刚才前面回答说经验,如果说有一些经验,如果学传统文化第一个就是发心要正确,发心不是说我带着很多功利心就不是太好了,发心是利他。就是我当时不知道怎么落地,但是我觉得传统文化很好,应该让员工一起来学,这么好的文化一起来学,现在我们包括中医都在学。中医跟业务没关系吧?我们在学,我们全体员工都要学中医,我定了一个目标,三年以后,每一个员工小病自己治,大病靠商量。我们很多员工已经比我厉害了,我业余时间没他们多,我自己业余爱好已经很多年了,可能也有将近10年了,但是我毕竟时间没有他们多。然后是西药,我们企业的医务室都是西药,三年以后90%以上要配中药,我不走极端,不说100%,说90%以上,现在进展很快,他们告诉我说会提前实现目标。医学观念大家改变得非常快。


            第二,自己要明白,要理解,这个很重要,这很容易走偏。传统文化我们经常说四个字叫博大精深,既然是博大精深,不是那么容易理解的。所以我们还是自己首先要尽可能多花一点时间在前期尽可能去明白、理解。


            第三,我们不能操之过急,要潜移默化。不能太急,太急的话容易引起动荡,容易引起企业内部的动荡,尤其是那些高级的知识分子,他的思想固执得很,对他们还是要慢慢来。


            第四,触动人心,我们企业里面教育跟培训要区分开来,教育是开发人心的工程,培训是开发知识和技能的工程,不能拿培训的方法搞教育,这是不行的。教育成不成功一定要让内心发自内心接受,跟知识技能没关系,接不接受就开一个电梯,开一个车,就是一项技能而已。


            第五,要因人而异。你看我前面讲的,我们公司有硕士、博士,有一流大学的本科生,有最基层的员工可能是初中生,可能是小学生,你不能用一种方法来教,不能都是用《弟子规》来教,这肯定也有问题。所以我们大的来说分三层,最基层的员工,《弟子规》、《三字经》、《孝经》等等,中层,大学生以《论语》、《大学》为核心、为主,不是其它不学,这个为主。高层呢?高层我们给他讲阳明心学,也可能是《道德经》等等这些内容,当然《论语》也学,不是说不学。就是你要配合他们的胃口,你要迎着他们的兴趣来学,否则你就会有麻烦。


            第六,行胜于言,多领导,首先要多垂范,多行动,整个管理层带动全体员工。


            我们总书记讲,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催人奋进的伟大时代,我们进行的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我们前所未有的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这样一个目标。同时,他对传统文化也有精辟的论述,前面我们说过,传统文化到底是什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当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这是总书记讲的。国家兴旺,企业有责,企业家应当成为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企业在座都是推动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一定要从自身修行开始,自身修行怎么修?我给大家找了最简单的法则就是“五个一”。就是前面介绍过的,从“五个一”开始,这个不仅适合自己,也适合全体员工。我今年我已经推到17000个员工了,全体员工都在推“五个一”,效果还是不错的。如果再有一年两年,我觉得会有一个飞跃。


            企业家朋友们,让我们以强烈的文化自信,以中华优秀文化为源泉,推动中国品牌提质升级,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我们的力量。谢谢。

           

            主持人:我们再次掌声感谢茅总。


            我跟茅总认识多年,我记得在2010年我们的定位论坛的时候他来分享定位心得。他跟我谈的是传统文化和中医,他说我可以自己给自己看病了,我很惊讶。后来发现茅总一直做了两件他自己内心非常引以为豪的事。哪两件?


            第一,为中国的家电业贡献一个高端品牌。中国家电业大部分都是中档或者普通的、低端的产品,他为我们贡献了一个高端品牌,用了20年时间,从1996年到现在。

            第二,他为中国的儒家的管理体系的建立自己的实践,也花了十年的时间。


            我们再次掌声给茅总。两次宝贵的实践。


        返回顶部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慧忠北里222号楼204-1-1
      电话:010-84992992
      Copyright © 2018 华道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5059724号-3